下周三8月17日新西兰央行即将再次加息,本次加息50点是市场目前的预期。也有人预期会加息75基点,因为新西兰的通胀数据仍旧超出预期,不过这样的可能并不高,更多的可能是会在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保持严厉的鹰派论调,并且对市场传达想要的信息。
央行有理由对目前的贷款利率不满
之前的文章,我们分析了新西兰国债市场收到全球资金流的影响,出现了收益率下行。这是因为部分资金正在认为美国联系2个季度的衰退将会导致联储放缓加息步伐,并认为通胀已经见顶并在之后趋缓。
这样的思潮的后果是认为美国在2023年将会降息2次,这在国债交易上体现的非常明显,新西兰国债也不能免俗。这直接导致银行的批发利率下行,从而在7月新西兰央行加息50点后,1-2年期限的固定房贷利率不涨反跌,最近的数周出现了降息潮,1年期固定贷款利率跌破5%。
而有理由相信央行对此并不满意,这些理由源自这么几个方面:
非贸易的CPI高达6.3%,而央行自己预测是5.7%
上周新西兰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,工资增长达到6.5%,而央行自己预测是5.6%
消费数据显示消费者减少大宗物品购买,但仍旧保持了消费韧性,这显然是会加大央行对工资-通胀螺旋上升的担心。
当然也有好的方面,这些好的方面源自于:
原油价格不涨了,原来央行的预测中认为是102美元,但目前交易区间低于此
房地产价格在有序降低,从峰值而言,可能到目前为止降低了大约7-8%
净移民数字在减少。
综合考虑一下
在考虑到上述好的方面和不满意的理由的对比后,认为央行将保持自己原定的加息线路,也就是既不会加息75基点,更不会释放鸽派论调。原因是所谓好的方面中,原油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如其他国家大,新西兰的能源供给中主要的来源是水电,因此状况远远好于欧洲国家。既然原油上涨导致的影响不明显,那么下跌导致的放松也不会很大,况且政府还短暂减少了燃油税,而一段油价下跌政府恢复燃油税会让下跌的好处消失。移民数字会随着时间而变化,对央行来说,更多是看运气成份。
而央行不满意的方面,全部都是长期问题,包括劳动力紧缺、工资上涨导致的消费不弱和对高物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,这会导致通胀变得更久。对于加息抑制通胀,一种惯常的手段是需要把浮动贷款利率加到通胀之上,而目前通胀处于7.3%,浮动利率仍旧处于5.5%,也就是目前还处于真实利率为负的环境中。
因此,对于国际市场传导进来的宽松压力,央行很可能持有一种反对的态度。
房地产还没有走到要救市的阶段,而政府最近对CCCFA法案的松绑已经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,既然一切都在预计中,那么维持既定路线是最佳选择,现在他们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在这里反弹。
对于因为美国导致的批发利率下行,央行本身也没有什么办法,但在加息50基点维持原有路线之余,使用强硬的鹰派论调则可以敲打一下银行间市场,同时顺便提升纽元的汇率减少输入性通胀的影响。